空军总医院作为一所重要的军事医疗机构,其副院长职位通常由经验丰富的医疗和管理专家担任。以下是关于空军总医院副院长名单的详细信息。
现任副院长
冯天有
冯天有,1942年出生,天津市人,1960年入伍,1965年入党。1966年毕业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现任空军总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少将军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是新医正骨疗法的创始人,曾在国内外多个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包括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顾问,全军中医学会副会长、顾问等。
冯天有教授不仅在医学上有卓越的成就,还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新医正骨疗法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广泛的影响,显示了他在医学界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张波
张波,现任空军总医院副院长,他在肿瘤治疗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张波副院长曾在国内外多个医学会议上发表演讲,分享其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张波副院长在肿瘤治疗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使他在空军总医院的管理和临床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推动医院肿瘤治疗水平方面。
历史上的副院长
冯天有(已故)
冯天有教授是新医正骨疗法的创始人,他在1975年首次提出脊柱内外平衡失调是损伤退变性疾病的理论基础,创立了以“棘突四条线”融诊法为主的脊柱诊断系统,治疗上创用了“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冯天有教授不仅在医学上有卓越的成就,还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新医正骨疗法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广泛的影响,显示了他在医学界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副院长职责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
副院长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中的职责包括定期组织修订或制定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医疗规范、实施方案和医疗服务治疗指标及质量标准,监督医疗服务管理职能部门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医疗常规和技术规范,研究医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督促整改,检查整改效果等。
副院长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中的职责非常重要,他们需要确保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规章制度,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学术和科研
副院长在学术和科研方面的职责包括领导制定医院科研计划,组织、检查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执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领导检查医院负担的分级分工医疗工作和人群保健工作等。副院长在学术和科研方面的职责也非常重要,他们需要推动医院的科研发展,提升医院的学术水平,通过组织和管理科研活动,促进医院的创新发展。
空军总医院作为一所重要的军事医疗机构,其副院长职位通常由经验丰富的医疗和管理专家担任。现任副院长包括冯天有和张波,他们在各自的医疗和管理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历史上的副院长冯天有教授是新医正骨疗法的创始人,对医院的发展和学术贡献巨大。副院长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学术和科研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职责,确保医院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空军总医院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是什么?
空军总医院,现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其主要任务和职责包括:
-
航空病诊疗与研究:承担空军飞行人员的航空病、常见病的诊疗、防治研究及医学鉴定任务,确保飞行员的健康和飞行安全。
-
预备航天员体检选拔:负责预备航天员的体检和选拔工作,为国家的航天事业提供医疗保障。
-
部队健康保障与疾病救治:为空军部队及联勤部队官兵提供健康保障和疾病救治服务,确保部队的战斗力。
-
面向社会的医疗服务:向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承担社会医疗救援任务,如抗震救灾、抗击非典等。
-
教学与科研:作为军队医学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培养医学人才,开展医学研究,推动医学科技进步。
空军总医院在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发展有哪些?
空军总医院(空军军医大学)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以下是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CAR-T疗法的突破
- 研究团队:空军军医大学研究团队。
- 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40.8)发表了题为《新型胞内模块优化CAR结构,显著增强T细胞抗肿瘤性能》的研究成果。
- 核心突破:通过创新性改造嵌合抗原受体(CAR)的胞内信号模块,成功降低了CAR-T疗法的毒副作用,并大幅提升了对实体瘤的持久杀伤效果。
- 低毒高效:新型CAR设计通过静电作用限制跨膜运输,形成“自限性表达”模式,将炎症因子释放量降低至传统CAR的20%,大幅减轻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风险。
- 实体瘤治疗突破:新型CAR-T细胞在小鼠模型中存活时间延长2倍,并促进记忆型T细胞分化,显著抑制肿瘤复发。
肿瘤免疫治疗创新大会的参与
- 会议名称:2025肿瘤免疫治疗创新大会。
- 会议时间:2025年1月19日。
- 会议地点:北京。
- 参与情况:空军军医大学的专家参与了此次大会,分享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进展。
空军总医院与其他军种总医院相比有哪些独特之处?
空军总医院与其他军种总医院相比,具有以下独特之处:
历史沿革与名称变更
- 历史悠久:空军总医院始建于1950年5月,1956年10月25日正式开院,是新中国军事航空医学的发源地。
- 名称变更:在军改过程中,空军总医院更名为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但仍然保留了“空军”的头衔,继续归属空军后勤部管理,没有纳入到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的建制中。
特殊使命与任务
- 航空医学研究: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承担空军飞行人员的航空病、常见病诊疗防治研究及医学鉴定任务,同时还承担预备航天员的体检选拔任务。
- 高空生理心理适应:由于空军作战环境的特殊性,医院需要深入研究高空、高速、低压等极端条件下的医学问题,以保障飞行员的健康和战斗力。
重点学科与特色技术
- 中西医结合正骨治疗: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的中西医结合正骨治疗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拥有新医正骨疗法等独特技术,为损伤退变性脊柱疾病的患者提供有效治疗。
- 皮肤病科:皮肤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设有多个亚专科,治疗水平和收治能力均居全军、北京市各大医院前列。
科研与教学
- 科研成就:医院共获得各类科研奖项735项,高等级奖励88项,成功开展军队“十二五”后勤重大科研项目2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 教学任务:作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承担空军军医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临床教学任务,培养了大量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