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治疗模式包括以下几种: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 :
-
原理 :通过超滤清除水分,并通过对流原理清除大、中、小分子溶质。
-
特点 :尤其对中大分子的清除具有独特的优势,适用于清除血液中的中、小分子溶质。
-
置换液 :根据补充的路径不同,置换液分为后稀释和前稀释两种方式。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 :
-
原理 :主要通过弥散原理清除溶质,存在少量对流。
-
特点 :对小分子的清除能力优于CVVH,但对中、大分子的清除能力欠佳。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 :
-
原理 :是CVVH和CVVHD的组合治疗方式,通过对流和弥散清除溶质。
-
特点 :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对不同大小分子溶质的清除能力。
- 缓慢连续单纯超滤(SCUF) :
-
原理 :通过缓慢连续的超滤去除体内多余的水分,但并不清除溶质。
-
特点 :主要用于治疗单纯液体过剩的患者,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患者更容易耐受。
- 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 :
-
原理 :结合传统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技术和间歇性血液透析(IHD)优势,连续缓慢清除溶质和水。
-
特点 :主要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不能耐受IHD的肾衰竭患者。
- 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CPFA) :
-
原理 :通过血浆滤过和吸附技术清除溶质。
-
特点 :用于清除特定的溶质,如细胞因子和补体激活产物。
- 内毒素吸附 :
-
原理 :通过吸附技术清除内毒素。
-
特点 :用于治疗内毒素血症,常用于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 血浆置换(PE) :
-
原理 :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出,分离出血浆,并去除其中的致病物质,然后将清洁的血浆回输到患者体内。
-
特点 :用于治疗各种血浆蛋白相关的疾病,如免疫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
- 双膜血浆置换(DFPP) :
-
原理 :利用两个膜分离系统,分别进行血浆分离和血浆成分的清除。
-
特点 :用于清除特定的血浆成分,常用于重症肝病和免疫性疾病。
- 日间CRRT :
-
原理 :在日间进行CRRT治疗,夜间休息。
-
特点 :适用于需要长期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次数。
- 连续性高通量透析 :
-
原理 :采用高通量透析器,提高溶质和水分的清除效率。
-
特点 :适用于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能够更快地清除溶质和水分。
- 高容量血液滤过 :
-
原理 :通过增加滤过器的超滤率,清除更多的水分。
-
特点 :适用于液体负荷过重的患者,能够迅速减轻水肿。
这些治疗模式各有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血流动力学状态和治疗目标进行个体化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