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急诊科通常全天候开放,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提供紧急医疗服务。以下是详细信息。
急诊科的服务时间
全天候开放
- 24小时开放:绝大多数医院的急诊科都是24小时开放的,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急诊科都安排有医生和护士值班,以应对突发医疗情况。
- 部分医院的时间安排:有些医院可能在白天属于门诊,晚上开设急诊,具体情况需咨询当地医院。
值班安排
- 值班制度:医院急诊科实行严格的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包括一线、二线医师和护士,确保在任何时间段都有专业人员待命。
- 交接班制度:值班医师需在交接班本上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和处理措施,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连续性。
急诊科的服务范围
紧急医疗情况
- 急危重症:急诊科主要处理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腹痛、急性中毒等急危重症。
- 创伤救治:包括外伤、骨折、脱位、刺伤等紧急处理。
其他紧急情况
- 精神类疾病:如自杀行为、急性精神症状、药物过量等。
- 其他急性疾病:如过敏性休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急诊科的联系方式
医院信息
- 深圳市人民医院坂田院区:提供7 * 24小时急诊服务,联系电话为0755-25569551。
- 粤北人民医院:急诊科电话为8120120,急救热线为8101200。
具体服务范围
- 深圳市人民医院坂田院区:提供成人急诊内科和急诊外科的诊疗项目,暂未开设急诊儿科、急诊妇产科等。
- 粤北人民医院:提供全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神经内科、发热门诊等急诊服务。
医院的急诊科通常全天候开放,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提供紧急医疗服务。具体的开放时间和联系方式因医院而异,建议在需要时直接联系相关医院获取最新信息。急诊科的服务范围广泛,包括各种急危重症和紧急医疗情况,确保患者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医院急诊的就诊流程是怎样的
医院急诊的就诊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判断是否需要急诊:
- 急诊适合处理突发急、重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大出血、意识不清、高热不退等。如果症状不紧急,建议选择门诊就诊,因为急诊资源有限。
-
到达急诊科:
- 携带身份证、医保卡、病历本(如有)前往急诊科。
- 在急诊科入口处,护士会进行初步分诊,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
分诊:
- 护士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将患者分为不同的优先级(如“危重、紧急、普通”等级)。
- 危重患者会立即被送往抢救室进行紧急处理。
-
挂号:
- 分诊后,患者需到急诊挂号窗口挂号。不同身份的人员挂号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军人、地方人员等。
-
就诊:
- 挂号后,患者根据挂号单上的指示前往相应的诊室就诊。
- 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并根据需要开具检查单或治疗单。
-
检查与治疗:
- 患者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液检验、影像学检查等)或治疗(如输液、手术等)。
- 检查结果会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
缴费与取药:
- 检查、治疗和药品费用需及时缴纳,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如医保卡、银行卡、移动支付等)。
- 凭处方单到急诊药房取药。
-
住院或离院:
- 如果需要住院治疗,医生会开具住院单,患者需办理住院手续。
- 病情稳定后,患者可离院,医生会告知注意事项及复诊时间。
-
后续随访:
- 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后续随访或复诊。
哪些情况需要去急诊
以下情况需要去急诊:
发热
- 体温:成人在38.5℃以上,尤其是幼儿和老人;6个月以下婴儿发热,无论体温高低,都应尽快就诊。
意识障碍
- 症状:意识不清、昏厥、昏迷、抽搐或梅尼埃病(内耳眩晕症)发作。
心脏疾病
- 症状:急性心力衰竭(如静息时气急、心悸、左胸疼痛)、心律失常、心前区疼痛、胸闷憋气、大汗淋漓。
呼吸系统问题
- 症状:严重哮喘、呼吸困难、窒息、颜面青紫,及咽喉部、食管、气管或支气管有异物。
消化系统问题
- 症状:急性腹痛、腹肌紧张、腹痛拒按、急性食物中毒、严重呕吐、腹泻。
中毒
- 情况:各种急性中毒,包括服药、服毒自杀、一氧化碳中毒等。
大出血
- 情况:呕血、咯血、便血、尿血、外伤、自伤自杀、阴道流血、五官出血和腹腔内出血。
创伤
- 情况:急性损伤、交通事故、各种创伤导致的急性软组织损伤、骨折、脱臼及外伤(24小时内未作处理的患者)、冻伤、灼伤,或毒蛇咬伤、犬咬伤等。
意外伤害
- 情况:电击、触电、坠落伤、溺水、烧伤、塌方挤压伤、工业外伤等。
其他
- 症状:急性青光眼、急性视力障碍、电光性眼炎、眼部异物、突然出现皮疹、皮肤瘙痒伴胸闷气急、腹痛、腹泻者。
医院急诊的医生是如何工作的
医院急诊的医生承担着繁重且重要的工作,他们的工作流程和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急诊医生的工作流程
-
接诊准备:
- 急诊医生在值班期间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接诊。
- 提前了解急诊科室的设备运行情况,确保急救药品和器械齐全良好。
- 巡视急诊患者的就诊环境,确保安全和舒适。
-
初步评估:
- 患者到达后,急诊医生迅速进行初步评估,包括询问病史、测量生命体征(血压、心率、体温等)和简单体格检查。
- 快速判断患者的紧急程度,决定后续治疗流程。
-
紧急处理:
- 根据初步评估结果,决定是否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心肺复苏、吸氧、开放静脉通道等。
- 在紧张环境下保持冷静,与护士和其他医疗人员密切协作。
-
深入评估和诊断:
- 稳定患者急性状况后,进行更深入的评估和诊断,包括进一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 根据病情变化和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
制定治疗计划:
- 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手术介入或其他治疗方式。
- 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解释治疗方案和可能风险,取得理解和同意。
-
实施治疗:
- 执行治疗计划,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保持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了解需求和感受。
-
后续观察与记录:
- 治疗结束后,持续观察患者病情,确保稳定并好转。
- 详细记录就诊过程、治疗方案和效果,便于后续查阅和总结。
-
交接与汇报:
- 与其他值班人员或上级医师进行病情交接和汇报,确保患者得到连贯、全面的治疗。
- 参与科室会议和病例讨论,总结经验教训。
急诊医生的职责
-
医疗工作:
- 负责急诊科的医疗工作,组织参与急诊伤病员的诊治和危重患者的抢救。
-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负责急诊急救值班工作,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
教学与科研:
- 参与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的工作。
-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进行科研工作,积累资料,总结经验。
-
管理与协调:
- 负责急诊科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 协调与其他科室的合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
应急处理:
- 在重大抢救或突发事件中,及时向上级医师和相关部门报告,组织协调抢救工作。
- 确保急诊设备和药品的完好,随时处于应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