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兵政审的时间周期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异。一般来说,征兵政审大概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但具体时间取决于当地武装部需要政审的人数和其他相关因素。
征兵政审的时间周期
一般时间周期
- 一周左右:根据多地兵役机关的通知,征兵政审一般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政审安排在体检之后,具体时间由当地武装部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 具体时间:在一些地区,新兵入伍名单确定后,会安排一个三到五天或一周的集中封闭训练,由当地政府、武装部组织。
影响政审时间的因素
- 政审人数:当地武装部需要政审的人数越多,政审时间可能越长。
- 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政审流程和时间可能有所差异,具体取决于当地的具体安排。
征兵政审的流程
基本流程
- 初检初审:根据兵役机关的通知,参加身体初检和政治初审。
- 领取预征对象通知书:在初检初审合格的青年中,择优确定预征对象,并发给预征对象通知书。
- 体检政审:根据报名应征地兵役机关的安排,按时参加征兵体检和政治考核。
- 联合走访:由公安局牵头,联合基层武装部等组成联合走访组,到应征青年家里进行专门走访。
具体步骤
- 网上审查:通过公安系统审查应征青年本人以及主要家庭成员的海外关系、政治倾向、过往行为、有无违法犯罪记录等。
- 联合走访:走访过程中会检查应征青年的手机,检查是否有网赌网贷、大额流水、淫秽色情等问题。
影响政审时间的因素
常见影响因素
- 个人行为:如无证驾驶被拘留、有文身、参与非法活动等都会影响政审结果。
- 家庭背景:直系亲属的犯罪记录、网络言论不当、不良生活习惯等都会影响政审结果。
具体情况
- 无证驾驶:如果因无证驾驶被拘留,这会被作为影响参军政审条件的重要因素被考量。
- 网络言论:在公共场合或网络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言论,或传播违法信息,直接取消资格。
- 不良习惯:吸毒、赌博、酗酒成性及生活作风混乱等不良生活习惯者无法通过政审。
征兵政审的时间周期一般为一周左右,但具体时间取决于当地武装部需要政审的人数和其他相关因素。政审流程包括初检初审、领取预征对象通知书、体检政审和联合走访等环节。个人行为和家庭背景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政审结果。建议应征青年提前自查自纠,如实填报信息,并配合审查流程,确保顺利进入军营。
征兵政审的具体流程有哪些
征兵政审的具体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初步考核:
- 应征公民需填写政治考核表,提供个人信息和现实表现。
- 公安派出所或学校对现实表现进行核实,并在政治考核表上填写初步意见。
-
联合考核:
- 政治考核组会同相关部门,核查应征公民及其家庭成员、配偶的父母、未共同生活的兄弟姐妹的政治背景和违法犯罪情况。
- 在政治考核表上填写联合政治考核意见。
-
作出结论:
- 政治考核组综合各方面情况,填写政治考核结论。
- 对于有特别政治要求的兵种,还需进行走访调查。
-
网上审查:
- 通过公安系统审查应征青年及其主要家庭成员的海外关系、政治倾向、过往行为、有无违法犯罪记录等。
-
联合走访:
- 由公安局牵头,联合基层武装部等组成联合走访组,到应征青年家中进行走访。
- 了解应征青年的个人素质、家庭支持情况、社会关系等。
-
张榜公示:
- 县级征兵办公室对体检和政审双合格者进行全面衡量,确定预定批准入伍对象,并进行张榜公示。
-
批准入伍:
- 公示无异议后,由县级征兵办公室正式批准入伍,发放《入伍通知书》。
征兵政审期间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吗
在征兵政审期间,您是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的。
根据相关规定,征兵政治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应征公民的年龄、户籍、职业、政治面貌、宗教信仰、文化程度、现实表现以及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成员的政治情况等。这一过程主要关注个人的现实表现和政治背景,而并不涉及您是否正在参加其他考试或选拔,包括公务员考试。
此外,公务员考试的基本条件中,并未明确规定正在接受征兵政审的人员不得报考。只要您符合公务员考试的报考要求,例如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龄在18至35周岁之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可放宽至40周岁)、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良好的品行、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等,您就有资格报考公务员。
征兵政审不合格的情况有哪些
征兵政审不合格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政治立场和言论问题:
- 散布带有政治性错误的言论,撰写、编著、发表、出版带有政治性错误的文章、著作。
- 在网络上发表反党、反政府、分裂国家等极端违法内容,如发布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信息、辱骂国家领导人或诋毁英雄烈士、宣扬分裂主义或极端主义等。
-
法律和纪律问题:
- 曾被刑事处罚、劳动教养、收容教育、行政拘留。
- 因涉嫌违纪、违法正在被调查处理,或者正在被侦查、起诉或者审判。
- 因犯严重错误被开除公职、勒令辞职、开除学籍、开除党籍、留党察看、开除团籍。
- 有黑社会性质组织或者犯罪团伙标志、有损国家形象、有损社会公德文身。
- 参与聚众斗殴、赌博、吸毒、卖淫、嫖娼等违法行为,被有关部门记录在案。
-
家庭背景和亲属关系:
- 与国外、境外政治背景复杂的人员关系密切,政治上可疑。
- 参加过邪教组织或者进行过活动,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属是邪教或者有害功法组织骨干分子。
- 本人或者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参加民族分裂、暴力恐怖、宗教极端等非法组织、带有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或者进行过活动。
-
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 违背社会公德,有诈骗、盗窃、打架斗殴、酗酒滋事等严重不良行为,受到公安机关警告处罚。
- 生活作风混乱,有吸毒、赌博、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