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保对医院的新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统一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支付范围 :
- 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对目录外自费药品、耗材和诊疗项目不再报销,支付范围与基本医保保持一致。
- 提高居民医保封顶线 :
- 一个保险年度内,参保人员在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医药费用,基本医保基金年度支付金额累计封顶30万元。
- 调整居民医保普通门诊政策 :
- 在市域内一级及以下定点基层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普通门诊医药费用,不设起付标准和单次报销限额,基本医保基金报销比例为60%,年度报销限额150元。
- 提高居民医保基层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 :
- 基层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
- 降低居民医保三级县级医疗机构起付线 :
- 三级县级医疗机构起付线降低200元,住院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
-
建立居民医保罕见病自费药品大病保险单行保障机制 。
-
调整门诊慢特病患者异地就医报销比例 :
- 门诊慢特病患者省内异地临时就医,急诊抢救人员和已办理转诊手续的参保人员报销比例下降5个百分点,非急诊或未办理转诊的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下降15个百分点;省外异地临时就医,异地急诊抢救人员和已办理转诊手续的参保人员报销比例下降10个百分点,非急诊或未办理转诊的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报销比例下降20个百分点。
- 取消门诊起付线与预付金 :
- 门诊起付线的取消意味着患者门诊就医时,只要费用在医保范围内,即可直接报销,无需再满足起付线要求。门诊预付金的取消简化了就医流程,按实际费用结算。
- 县级增添血液透析服务 :
- 针对肾病患者,县级医疗服务机构将引进血液透析设备和专业人才,使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透析服务。
- 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
- 严厉打击过度检查、过度治疗、乱开药等违规行为,保护患者合法权益,提升医疗行业形象。
- 实施DRG/DIP付费方式 :
- 通过大数据分析测算,针对每种疾病设定一个固定的费用标准,即“一口价”。若医院收费超出这个标准,超出部分需由医院自行承担,医保不再报销;若实际收费低于这个标准,结余部分则成为医院的收益。
- 取消门诊预交金 :
- 自2025年3月起,全国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的平均水平。
- 户籍限制取消 :
- 医保参保不再受户籍限制,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及新就业形态人员均可参加职工医保,享受更广泛的医疗保障。
- 大病保险激励机制 :
- 连续参保且一年内未报销费用的患者,将获得大病保险报销额度的提升。中断医保参保将降低最高报销额度,鼓励持续参保。
- 缴费标准上调 :
- 个人缴费及财政补贴均有所上涨,医保账户福利增加,用途拓宽。
- 家庭共济范围扩大 :
- 近亲属之间可共享医保资源,减轻个体经济负担,尤其对于大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长期护理险新增 :
- 针对长期失能人员,医保新政引入长期护理险,提供护理费用报销,减轻家庭照顾负担。
- 异地就医结算简化 :
- 全国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简化报销流程,方便患者就医。
- 特殊疾病保障加强 :
- 增设专项基金支持癌症、心脏病等重大疾病及罕见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及治疗,减轻患者经济压力。
- 生育政策鼓励 :
- 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女职工,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报销比例大幅提升,鼓励生育。
这些新政策的实施旨在优化医保服务,提升全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并鼓励持续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