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3月8日,中国科学院已故院士共有694人。以下是一些已故院士的简要介绍:
-
保铮院士 (1927年12月1日—2020年10月21日),江苏南通人,中国雷达技术领域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学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校长。
-
鲍文奎院士 (1916年5月8日—1995年9月15日),浙江宁波人,作物遗传育种学家。
-
贝时璋院士 (1903年10月10日—2009年10月29日),浙江镇海人,生物学家。
-
吴学蔺院士 (1909年6月1日—1985年9月7日),北京市人,冶金物理学家、机械工程学家、光学仪器专家。
-
吴学周院士 (1902年9月20日—1983年10月31日),江西萍乡人,物理化学家,中国分子光谱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
吴英恺院士 (1910年5月8日—2003年11月13日),辽宁新民人,医学家。
-
汤飞凡院士 (1897年7月23日—1958年9月30日),著名微生物学家、病毒学家,沙眼衣原体的发现人之一。
-
苗永瑞院士 (1930年12月3日—1999年6月11日),山东桓台人,天体测量及时间频率专家。
-
力学家、应用数学家 (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山东荣成人,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
沈鸿院士 (1906年5月19日—1998年5月20日),浙江海宁人,机械工程学家。
-
高镇同院士 (1928年11月15日—2025年1月21日),北京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
马中骐院士 (1940年3月—2024年5月28日),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博士,理论物理研究领域专家。
-
宋家树院士 (1932年3月21日—2024年6月30日),特种材料研究专家。
-
李政道先生 (1926年11月24日—2024年8月4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
周光召院士 (1929年5月15日—2024年8月17日),高能物理和核应用理论研究专家。
-
叶铭汉院士 (1925年4月2日—2024年10月4日),核技术应用研究专家。
-
冯宗炜院士 (1932年9月13日—2016年11月6日),森林生态学家和环境生态学家。
-
徐光宪院士 (1920年1月1日—2020年1月17日),稀土化学及物理专家。
这些院士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在中国科学院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