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长期吃白果可能导致伤口愈合延迟、感染风险增加或中毒反应。白果含微量毒素,过量食用可能抑制凝血功能,且其坚硬质地易刺激创面。以下是具体影响及注意事项:
-
影响伤口愈合
白果中的银杏酸等成分可能干扰血小板聚集,拔牙后凝血功能本就较弱,长期食用可能延长出血时间。术后2周内建议避免食用。 -
增加感染风险
白果外皮携带霉菌,若未充分煮熟,细菌可能通过口腔创口进入血液。尤其糖尿病患者更需谨慎,免疫力较低时感染概率更高。 -
潜在中毒反应
成人每日摄入超过10颗生白果可能引发呕吐、腹痛等症状。拔牙后身体抵抗力下降,毒素代谢能力减弱,长期食用易积累毒性。 -
物理刺激问题
白果质地较硬,咀嚼时可能摩擦血凝块或未完全愈合的牙槽窝,导致二次出血或干槽症。建议术后1个月内以流食为主。
拔牙后饮食应优先选择温凉软烂的食物,如鸡蛋羹、粥类。若需食用白果,建议术后1个月再少量尝试,并彻底煮透去除毒性。恢复期间出现肿胀疼痛加剧,需及时就医排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