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罗威纳抓咬后,若皮肤破损出血、伤口较深或暴露于黏膜(如口腔、眼睛),必须立即接种狂犬疫苗;若伤口污染严重或位于头面部,还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罗威纳犬咬合力强、攻击性高,其抓咬伤易引发感染,且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因此暴露后处置需严格遵循分级标准,不可心存侥幸。
-
必须打针的三种情况
- 出血性伤口:无论伤口大小,只要皮肤被咬破或抓出血痕(Ⅱ级暴露),需彻底清洗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
- 深度贯穿伤或头面部伤:若伤口深达肌肉、骨骼,或位于头、颈等神经密集区(Ⅲ级暴露),除疫苗外还需在伤口周围注射免疫球蛋白以中和病毒。
- 黏膜暴露:若被舔舐口腔、眼睛等黏膜部位,即使无破损也按Ⅲ级暴露处理,因病毒可通过黏膜侵入。
-
无需打针的例外
- 完整皮肤接触:若被舔舐或轻触的皮肤无任何破损(Ⅰ级暴露),仅需清洗即可,无需接种疫苗。
- 动物确认健康:若咬人罗威纳已接种狂犬疫苗且10日内无异常,经专业评估后可酌情减少处置,但需由医生判定。
-
紧急处理步骤
- 立即冲洗: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降低病毒残留风险。
- 消毒与就医:冲洗后用碘伏消毒,并尽快前往犬伤门诊,由医生决定是否缝合(通常开放伤口更利排毒)。
- 疫苗时效:首针疫苗需在24小时内接种,延迟可能影响效果;“5针法”或“2-1-1”程序需全程完成。
-
其他注意事项
- 破伤风风险:若伤口深且污染(如泥土、锈迹),需额外接种破伤风疫苗,尤其儿童或5年内未加强免疫者。
- 观察动物:即使接种疫苗,也应尝试监控咬人犬只10日,若其死亡或出现异常需立即上报。
总结:被罗威纳抓咬后,安全原则是“宁严勿松”。及时处理伤口、按暴露分级接种疫苗是保命关键,切勿因犬只表面健康而延误治疗。文明养犬、拴绳避让可从根本上减少此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