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边牧咬伤后需立即采取“一冲二消三免疫”急救措施:用肥皂水彻底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碘伏消毒避免包扎,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若伤口较深或出血不止,需就医清创并注射免疫球蛋白。
-
紧急冲洗伤口:立即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深部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冲洗,彻底清除病毒和细菌。冲洗后避免残留肥皂水,用生理盐水洗净并用无菌棉吸干。
-
科学消毒处理:冲洗后使用0.025%~0.05%稀碘伏或75%酒精消毒伤口,由内向外涂抹,避免包扎以保持开放。若伤口较大,可覆盖无菌纱布但不可加压,防止厌氧菌感染。
-
分级就医判断:根据暴露等级处理:
- Ⅱ级暴露(破皮无出血):需接种狂犬疫苗;
- Ⅲ级暴露(深伤口或出血):加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必要时缝合或抗生素治疗。
-
疫苗接种关键期:24小时内接种首针疫苗,按0、3、7、14、28天完成5针全程接种。3个月内再次被咬可无需加强,超过3个月需补打2针。
-
后续观察与护理:
- 监测伤口红肿、发热等感染迹象;
- 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及辛辣饮食;
- 警惕狂犬病症状(恐水、怕风等),一旦异常立即就医。
预防胜于治疗:与边牧互动时避免打扰其进食、睡觉或护崽,训练纠正护食行为。日常遛狗需牵绳,定期接种兽用狂犬疫苗,从源头降低风险。若遭遇攻击,冷静采用蒙头、勒喉等方法脱困,减少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