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家狗咬伤确实存在病菌感染风险,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 狗的口腔携带多种细菌(如巴斯德菌、葡萄球菌等),可能引发伤口感染、败血症甚至狂犬病等严重后果。关键风险点包括:伤口深度、病菌类型、处理及时性,需立即采取科学措施降低危害。
-
常见病菌与感染症状
狗咬伤后约3-18%会发生感染,深部伤口风险更高。病菌可能引发红肿、化脓、发热,甚至败血症或骨髓炎。例如喉巴斯德氏菌感染可导致伤口迅速恶化,需抗生素治疗。 -
狂犬病与破伤风风险
即使家养犬接种疫苗,若未全程免疫或免疫失效,仍可能传播狂犬病病毒。伤口可能感染破伤风杆菌,需根据暴露等级接种疫苗。 -
紧急处理四步法
- 冲洗: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挤压排出血污;
- 消毒:碘伏或酒精涂擦伤口,避免包扎;
- 就医:深伤口或免疫不全者需注射狂犬疫苗/免疫球蛋白;
- 监测:24小时内若出现红肿热痛,需抗感染治疗。
-
误区纠正
- “小伤口无需处理”:轻微破损也可能感染;
- “家养狗绝对安全”:健康犬口腔仍含致病菌;
- “疫苗万能”:伤口清洗与免疫接种缺一不可。
提示: 被咬后勿存侥幸心理,立即按标准流程处理并就医。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驱虫,可降低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