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家狗咬了但没有伤口,仍需警惕潜在的健康风险。尽管没有明显的皮肤破损,狂犬病病毒可能通过唾液接触黏膜或细微的皮肤损伤传播。即使表面看似没事,也应采取以下措施:
观察狗的健康状况:密切观察咬人的狗在接下来的10天内是否出现异常行为,如狂躁、流涎或瘫痪。如果狗健康无异常,则可以初步判断风险较低。
检查咬伤部位:即使没有伤口,也应检查是否有红肿、瘙痒或疼痛等异常症状,这些都可能是感染的早期信号。
咨询专业医生:及时前往医院或犬伤暴露门诊,让医生评估风险并决定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或免疫球蛋白。特别是当咬人的狗来源不明或未接种狂犬疫苗时,更应重视。
注意卫生处理: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咬伤部位,避免病毒通过皮肤接触传播。保持密切观察,确保无其他不适症状出现。
即使没有伤口,被狗咬后也不能掉以轻心。狂犬病的潜伏期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一旦发病几乎100%致死。通过及时观察、专业评估和必要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