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家狗咬伤后出现肿胀,应立即就医。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肿胀可能提示感染、过敏或深层组织损伤,狂犬病风险虽低但不可完全排除,尤其是伤口未彻底清洗或狗健康状况不明时。以下分点详解处理要点:
-
紧急伤口处理
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挤压伤口周围排出污血,碘伏消毒后保持开放。冰敷可暂缓肿胀,但避免冻伤。 -
就医必要性
- 感染风险:狗口腔细菌(如巴斯德菌)可能导致红肿化脓,甚至引发败血症,需抗生素治疗。
- 疫苗评估:医生会根据伤口深度、是否出血及宠物疫苗记录,决定是否接种狂犬疫苗或破伤风针。
- 特殊人群:儿童、老人、孕妇或免疫缺陷者感染风险更高,必须就医。
-
后续观察重点
若出现发热、疼痛加剧、伤口渗脓或红肿扩散,提示感染加重,需复诊。接种狂犬疫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 -
预防措施
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避免嬉戏时过度刺激狗。被咬后即使表皮完整,也应咨询医生,因细微破损可能肉眼不可见。
总结:肿胀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切勿因宠物“熟悉”而忽视。及时医疗干预能有效降低感染和并发症风险,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