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里的狗咬了轻微出血时,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消毒后尽快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轻微出血仍存在感染风险,需严格遵循“冲洗—消毒—就医”三步处理原则,避免包扎伤口或使用止血药物。
- 彻底清洗伤口: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至少15分钟,挤压伤口周围排出污血,但切勿用嘴吸吮。弱碱性清洁剂能有效中和狂犬病毒,降低感染概率。
- 正确消毒处理:冲洗后使用碘伏(0.025%~0.05%)或苯扎氯铵(0.005%~0.01%)消毒伤口内部,避免涂抹软膏或粉剂,保持伤口开放以利排毒。
- 及时医疗干预:即使伤口轻微,24小时内需就医接种狂犬疫苗。若咬伤部位在头面部或免疫功能低下,需额外注射免疫球蛋白增强短期防护。
- 疫苗接种方案:首次暴露者需按“5针法”(当天、第3、7、14、28天)或“4针法”(当天两针、第7、21天)全程接种,不可中断。五年内接种过疫苗者仅需加强两针。
- 后续观察要点:注射后监测体温与伤口状态,若出现红肿、发热需复诊。同时观察宠物健康状态,10日内若狗出现异常死亡,立即上报疾控中心。
提示: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切勿因伤口小而忽视防护。处理时保持冷静,优先彻底冲洗而非止血,并保留宠物疫苗接种记录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