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里的狗咬伤后,可能感染狂犬病、细菌性感染(如链球菌)、寄生虫病(如蛔虫、弓形虫)或皮癣等疾病,其中狂犬病最危险且致死率近100%,需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疫苗。
-
狂犬病
潜伏期通常1-3个月,早期症状包括发热、伤口瘙痒或麻木,后期可能出现恐水、怕风、痉挛等,一旦发病几乎无法治愈。即使家狗接种过疫苗,仍需及时就医评估风险。 -
细菌感染
狗口腔携带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可能引发伤口红肿、化脓或全身感染,需彻底清创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
寄生虫传播
接触狗粪便或唾液可能感染蛔虫、弓形虫,导致腹泻、发热或孕妇流产,需定期为宠物驱虫并注意卫生。 -
皮肤真菌感染(皮癣)
与患病宠物密切接触可能传染真菌,引发皮肤瘙痒、红斑,需隔离治疗并消毒环境。
提示:无论伤口大小,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并尽快就医。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驱虫,可大幅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