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狗咬破皮后若出现发热,需立即清洁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发热可能是伤口感染或狂犬病早期征兆,需及时就医排查。
-
紧急处理伤口
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彻底清除动物唾液和污染物,降低感染风险。若伤口较深或出血,需按压止血并避免包扎过紧。 -
尽快接种疫苗与免疫球蛋白
狂犬疫苗需在咬伤后48小时内接种,按“0、3、7、14、30天”程序完成全程注射。若咬伤部位接近头颈部或狗未接种疫苗,需联合注射免疫球蛋白增强防护。 -
发热对症处理与病因排查
发热可能是局部感染(如细菌性)或狂犬病早期表现。若体温超过38.5℃,可临时服用布洛芬退热,但需就医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排除狂犬病或其他感染。 -
观察狗的健康状况
尽量确认狗是否接种过狂犬疫苗。若狗10日内未死亡或出现异常,感染风险较低,但仍需完成疫苗接种程序,不可存侥幸心理。
总结:被狗咬伤后发热不可轻视,需结合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和医疗检查综合应对。即使伤口轻微,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务必规范处理并全程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