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狗咬伤后若出现轻微出血,需立即采取“一冲二消三免疫”的急救措施:用肥皂水彻底冲洗伤口15分钟,碘伏消毒避免包扎,并尽快接种狂犬疫苗。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即使轻微暴露也需全程接种5针疫苗,不可心存侥幸。
- 彻底冲洗伤口:用20%肥皂水或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深部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冲洗。这是清除病毒最关键的步骤,能大幅降低感染风险。
- 正确消毒处理:冲洗后使用稀释碘伏或季铵盐类消毒剂涂擦,避免包扎伤口(除非大出血)。狂犬病毒厌氧,暴露伤口可抑制病毒繁殖。
- 及时接种疫苗:24小时内前往医院接种首针狂犬疫苗,后续按第3、7、14、28天完成全程接种。若3个月内再次暴露可无需加强,超过3个月需补打2针。
- 暴露等级判断:轻微出血属于Ⅱ级暴露(皮肤破损无出血)或Ⅲ级暴露(贯穿性出血),均需接种疫苗;若咬伤部位为头面部或免疫缺陷者,需加注免疫球蛋白。
- 预防优于治疗: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遛狗牵绳,避免接触流浪动物。教育儿童不要逗弄陌生犬只,被追时保持静止或弯腰作捡石状威慑。
提示:即使小狗已接种疫苗,仍建议按暴露流程处理。狂犬病潜伏期长且无特效药,暴露后越早处理生存率越高,切勿因伤口小而延误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