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狗咬出血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消毒后尽快就医接种狂犬疫苗,并根据伤口情况注射免疫球蛋白。 这是避免狂犬病感染的关键步骤,尤其当伤口位于头面部或咬伤较深时,需额外重视。
-
彻底清洗伤口: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至少15分钟,尽可能挤出污血。若条件有限,可用瓶装水替代,但不可跳过此步骤。冲洗后涂擦碘酒或酒精消毒,但避免包扎伤口(未伤及大血管时)。
-
及时就医评估:无论宠物是否接种疫苗,均需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医生会根据暴露等级决定是否联合使用免疫球蛋白,尤其是穿透性伤口或黏膜暴露者。疫苗需按程序接种(如“5针法”或“2-1-1”程序),不可中断。
-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孕妇、儿童、免疫力低下者被咬后风险更高,需严格遵医嘱。若咬人犬10日内死亡或出现狂犬病症状,必须立即报告卫生部门并加强免疫。
-
后续观察与护理:接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饮酒,保持伤口干燥。若出现发热、伤口红肿等异常,需复诊排查感染。同时记录咬人犬信息,便于追踪监测。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但通过规范处理可有效预防。切勿因伤口小或宠物“健康”而心存侥幸,第一时间科学处置才是保命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