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狗咬到后通常需要立即进行伤口消毒,并在24小时内开始消炎处理。关键点包括:彻底清洁伤口、及时接种疫苗、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以下是具体处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
立即清洁伤口
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尽可能清除唾液和污染物。若伤口较深,可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避免使用刺激性消毒剂(如酒精)。 -
评估感染风险
- 轻微表皮损伤:局部涂抹抗菌药膏(如莫匹罗星)即可。
- 深咬伤或出血:需就医清创,医生可能开具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预防细菌感染,疗程通常3-5天。
-
狂犬病暴露分级处理
- Ⅱ级暴露(无出血的轻微抓咬):需接种狂犬疫苗。
- Ⅲ级暴露(出血或黏膜接触):立即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疫苗,同时加强抗感染治疗。
-
消炎药物使用时机
高危伤口(如手部咬伤、糖尿病患者)应在就医后1小时内开始抗生素治疗。普通伤口若24小时内出现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 -
后续观察重点
消炎期间每天检查伤口,若出现发热、疼痛加剧或淋巴结肿大,提示感染恶化,需复查。一般浅表伤口3天左右炎症消退,深部感染可能需1-2周。
注意:即使完成消炎处理,也要严格按计划接种狂犬疫苗(通常需2-3周完成全程接种)。避免包扎密闭伤口,保持干燥透气更利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