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土狗抓咬后可能引发狂犬病感染、伤口细菌感染、神经或骨骼损伤等严重后果,其中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及时冲洗消毒伤口并接种疫苗是降低风险的核心措施,即使轻微抓伤也需规范处理。
-
狂犬病风险:土狗若未接种疫苗,其唾液中的狂犬病毒可通过破损皮肤侵入人体。病毒潜伏期从数天到数年不等,发病后几乎无治愈可能。需在24小时内接种疫苗并注射免疫球蛋白,头面部受伤者需加速免疫程序。
-
细菌感染与并发症:狗口腔携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破伤风杆菌等易引发伤口红肿、化脓,甚至导致败血症。深部咬伤需开放处理,避免包扎过紧,并视情况接种破伤风疫苗。
-
物理损伤与心理影响:咬合力强的土狗可能造成骨折、关节脱位或神经损伤,需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部分患者可能因创伤事件产生长期焦虑或恐犬心理。
-
规范处理流程:立即挤压伤口排污血,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碘伏消毒后保持暴露。避免涂抹草药或牙膏,Ⅲ级暴露伤口需联合免疫球蛋白局部浸润注射。
任何抓咬暴露均不可存侥幸心理,即使宠物狗接种过疫苗,仍需完成全程人用疫苗接种。保存犬伤门诊联系方式,突发情况时争分夺秒就医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