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散养狗咬破皮后必须去医院处理,关键点在于及时清洗伤口、接种狂犬疫苗和评估感染风险。即使伤口轻微,也存在病毒传播和细菌感染的可能,不可抱有侥幸心理。
-
立即清洗伤口
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尽可能清除动物唾液和污染物。若伤口较深,需配合生理盐水或碘伏消毒,降低病毒残留风险。 -
接种狂犬疫苗
散养狗可能未接种疫苗,狂犬病致死率近100%。暴露后需24小时内接种首针,并按规范完成全程免疫(通常5针)。头面部咬伤或免疫缺陷者还需加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评估破伤风风险
若伤口被泥土污染或较深,需确认是否需打破伤风针。5年内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者需加强免疫。 -
观察狗的健康状况
如能捕捉到咬人犬只,可交由专业机构隔离观察10天。若狗存活且无异常,可协商调整后续疫苗注射方案,但不可自行中断接种。 -
警惕延迟性感染
即使初期无红肿热痛,3天内仍可能出现细菌感染(如巴斯德菌)。需每日检查伤口,出现渗液、发热等症状时需抗生素治疗。
总结:皮肤破损即构成狂犬病暴露,主动就医是最安全的应对方式。延误处理可能引发严重后果,专业医疗干预能有效阻断风险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