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咬伤后轻微出血,必须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这是降低狂犬病感染风险的关键步骤。即使伤口看似轻微,病毒仍可能通过唾液侵入,因此规范处理伤口和及时就医缺一不可。
- 冲洗是首要措施:用流动清水或20%肥皂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可清除大部分病毒和细菌。若伤口较深,需借助注射器灌注冲洗,确保不留死角。
- 消毒与避免包扎:冲洗后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但不可包扎伤口。狂犬病毒厌氧,暴露伤口更利于排毒,缝合仅适用于严重出血且需配合免疫球蛋白注射。
- 就医与疫苗接种:即使家养犬已接种疫苗,仍需24小时内就医评估。轻微出血属于Ⅱ级暴露,需全程接种狂犬疫苗(5针或“2-1-1”4针法),头面部咬伤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加注免疫球蛋白。
- 观察与额外防护:同时确认破伤风疫苗接种状态,并密切观察犬只10天内健康状况。若犬只异常死亡,需立即升级处理方案。
提示:任何出血性咬伤均不可侥幸,冲洗仅是第一步,完整暴露后预防才能确保安全。若冲洗条件有限(如户外),优先用大量清水持续冲洗,并尽快抵达医院完成专业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