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咬伤后,第一时间应彻底冲洗伤口、挤压排毒、消毒处理,并立即就医接种狂犬疫苗。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仍存在病毒潜伏风险,必须规范处置以阻断感染。以下是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
立即冲洗伤口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水交替冲洗至少15分钟,深部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清洗。肥皂水的碱性可破坏病毒包膜,冲洗量建议达10000毫升以上,确保冲净唾液和血液。 -
挤压排毒与消毒
边冲洗边挤压伤口周围,促使污血排出。避免用嘴吸伤口,冲洗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抑制病毒活性。伤口不宜包扎,保持开放状态(除大出血需临时止血)。 -
紧急就医评估
无论伤口大小,均需就医判断暴露等级:
- Ⅱ级暴露(无出血抓咬伤):需全程接种狂犬疫苗;
- Ⅲ级暴露(出血或黏膜接触):加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若宠物未接种疫苗或出现异常行为(如怕水、狂躁),风险更高,需严格按医嘱完成免疫程序。
- 后续观察与记录
记录宠物健康状况(如10日内是否死亡或发病),同时确认自身破伤风免疫状态,必要时补打疫苗。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需优先处置,疫苗安全性已获验证。
提示: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但暴露后规范处置可100%预防。切勿因宠物“看似健康”而延误救治,24小时内处置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