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抓咬后需立即采取“冲洗-消毒-就医”三步处理,关键点在于:
- 彻底清洗伤口: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深伤口需灌注冲洗;
- 分级处置:根据暴露等级(Ⅰ/Ⅱ/Ⅲ级)决定是否接种疫苗或注射免疫球蛋白;
- 24小时内就医: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仍需专业评估并全程接种狂犬疫苗。
分点展开:
- 伤口处理优先级最高:挤压污血后,禁用嘴吸伤口,用20%肥皂水冲洗可降低病毒残留风险,碘伏消毒后避免包扎以利排毒。
- 暴露等级决定处置方案:
- Ⅰ级(皮肤完好被舔):仅清洗,无需医疗处置;
- Ⅱ级(轻微抓伤无出血):清洗+全程疫苗接种;
- Ⅲ级(贯穿伤或黏膜暴露):清洗+免疫球蛋白+疫苗联合处置。
- 疫苗接种时效性:首针需在24小时内完成,5针法(0/3/7/14/28天)或“2-1-1”程序(当天2针+7/21天各1针)需严格遵循。
-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孕妇、儿童及免疫缺陷者需更早就医,避免剧烈运动与伤口感染。
总结提示:
宠物接种疫苗≠绝对安全,暴露后处置需争分夺秒。10日内观察犬只健康状况可作为辅助参考,但切勿因宠物无症状延误医疗干预。保持伤口干燥,接种期间忌烟酒及辛辣饮食,定期复查确保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