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型犬咬伤后出现肿胀,关键要确认犬只健康状况、彻底清洗消毒伤口、观察红肿变化及及时接种疫苗。若伤口未出血但肿胀明显,仍存在感染风险,需按以下步骤处理确保安全。
-
判断犬只健康状况
若犬只接种过狂犬疫苗且观察期内无异常(如流涎、攻击性行为),风险较低;否则需立即就医并接种疫苗。 -
紧急伤口处理
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清除唾液和细菌,再用碘伏消毒。避免包扎过紧,保持透气。 -
区分肿胀性质
轻微红肿可能是组织受压反应,但若伴随发热、化脓或疼痛加剧,提示细菌感染或狂犬病毒暴露,需抗生素或免疫球蛋白治疗。 -
疫苗接种原则
根据暴露等级决定:无出血的肿胀属Ⅱ级暴露,需接种狂犬疫苗;若伤口较深或位于头面部,需加注免疫球蛋白。 -
48小时观察期
记录肿胀是否扩散、是否出现麻木或发热。狂犬病潜伏期症状(如恐水、痉挛)一旦出现需即刻抢救。
总结:肿胀不可轻视,即使表皮未破也应规范处理。优先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并定期复查伤口。任何异常症状均为就医信号,切勿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