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型犬咬伤后若出现肿胀,必须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并根据伤口情况评估是否需要联合注射破伤风疫苗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但及时规范处理可有效预防。以下是关键处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
紧急伤口处理
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彻底清除唾液和污染物。避免包扎伤口,保持开放状态以便医生评估。若肿胀明显,可冷敷缓解疼痛,但不可直接冰敷皮肤。 -
疫苗接种方案
- 狂犬病疫苗:采用“5针法”(第0、3、7、14、28天各1针)或“2-1-1”四针法(第0天2针、第7天和21天各1针)。首次接种需在24小时内完成,延迟接种仍有效但需尽快补种。
- 免疫球蛋白:若伤口较深或多处咬伤(尤其头面部),需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直接中和病毒。
- 破伤风疫苗:若5年内未接种或伤口污染严重,需加强接种破伤风疫苗。
-
就医与观察
即使伤口轻微肿胀也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接种后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及辛辣饮食,观察是否出现发热或过敏反应。
总结:大型犬咬伤后肿胀提示感染或炎症风险升高,务必优先接种狂犬病疫苗并全程完成免疫程序。日常应远离陌生犬只,宠物主人需定期为犬只接种疫苗以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