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型犬咬后即使没有明显伤口且超过一天,仍需立即用肥皂水彻底清洗接触部位,并尽快就医评估狂犬病暴露风险。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且病毒可能通过细微皮肤破损侵入,延迟处理可能错过最佳预防时机。
-
彻底清洗与消毒
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接触部位至少15分钟,即使已超过24小时仍须执行。此举可减少病毒残留,若皮肤有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破损仍能降低感染风险。碘伏或酒精消毒后保持局部干燥,避免包扎。 -
紧急医疗评估
医生将根据犬只疫苗接种史、咬伤情境等判断暴露等级。即使无伤口,二级暴露(皮肤被轻咬或无出血抓伤)仍需接种狂犬疫苗,若犬只健康状况不明则按三级暴露处理,需联合注射免疫球蛋白。 -
后续观察与预防
记录犬只特征并追踪其10日内健康状况。若出现发热、伤口红肿等感染迹象,需抗生素治疗。疫苗接种需严格按时完成全程(如5针法或“2-1-1”程序),不可因延迟而放弃。
狂犬病潜伏期长但发病后无药可治,宁可过度预防也不可心存侥幸。同时避免与陌生犬只接触,遛狗时务必牵绳,从源头减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