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型犬咬了但没伤口,应挂急诊科或外科(犬伤门诊)进行暴露风险评估,必要时接种狂犬疫苗。 即使皮肤未见破损,大型犬的唾液仍可能通过细微划痕或黏膜接触传播病毒,不可掉以轻心。
-
暴露风险分级
无伤口属于Ⅰ级暴露(接触动物但皮肤完好),通常无需处理。但若犬只有狂犬病嫌疑或唾液接触黏膜(如眼睛、口腔),则升级为Ⅱ级暴露,需立即冲洗并接种疫苗。 -
急诊科的核心处理
医生会检查潜在皮损(如毛发遮盖处),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以上,并判断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若犬只未接种疫苗或无法追踪其健康状况,建议按暴露后预防处置。 -
外科(犬伤门诊)的优势
部分医院设专门犬伤门诊,可快速完成伤口处理、疫苗注射及免疫球蛋白评估。尤其适合不确定是否有细微伤口的案例,专业设备能检测肉眼不可见的皮肤损伤。 -
心理干预建议
若因惊吓产生焦虑,可同步咨询心理科。但医疗优先级仍以狂犬病预防为主,心理疏导需在完成急诊处置后进行。
提示: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即使无可见伤口,暴露后24小时内就医仍是黄金原则。及时处理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