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型犬抓咬后身体发热需立即处理伤口并就医,发热可能是感染或狂犬病前兆,及时接种疫苗和抗生素治疗是关键。
- 紧急伤口处理: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水交替冲洗15分钟,挤出污血后碘伏消毒,避免涂抹草药或牙膏。深部伤口需加压冲洗并开放处理,防止厌氧菌感染。
- 分级医疗干预:出血伤口(Ⅲ级暴露)需接种狂犬疫苗+免疫球蛋白,分侧肢体注射;浅表抓伤(Ⅱ级暴露)也需全程接种疫苗,即使宠物已免疫。
- 发热对症处理:体温超过38.5℃可服布洛芬退烧,低热则物理降温(冷敷动脉处)。合并细菌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避免延误引发败血症。
- 狂犬病风险排查:若发热伴随恐水、怕风等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暴露史。狂犬病潜伏期数天至数年,发病后致死率近100%,接种疫苗是唯一预防手段。
- 康复期注意事项:接种疫苗期间禁烟酒、剧烈运动,保持伤口干燥。观察2周内是否出现头痛、呕吐等异常,重复暴露需补打加强针。
提示:任何犬咬发热均不可自行判断,务必24小时内就医。免疫球蛋白和疫苗的黄金窗口期是暴露后24小时,越早处置存活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