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型犬咬后未破皮但发红,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以上并消毒,冰敷消肿,密切观察红肿变化,24小时内就医评估狂犬病风险。即使皮肤未破损,狂犬病毒仍可能通过黏膜或微小伤口侵入,不可心存侥幸。
-
彻底清洁伤口: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发红区域至少15分钟,水温以常温为宜。若皮肤敏感,可选用中性肥皂。冲洗时需轻柔打圈,避免用力摩擦导致潜在破损扩大。
-
双重消毒处理:冲洗后先用碘伏涂抹(比酒精刺激性小),待干燥后再用75%医用酒精擦拭。注意酒精可能引起短暂刺痛,儿童使用时需安抚情绪。
-
物理缓解症状:取干净毛巾包裹冰袋,每间隔1小时冰敷10分钟,持续3-4次。切忌直接冷冻接触皮肤,防止冻伤。若出现持续跳痛,可口服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
-
72小时观察期:每日拍照记录红肿范围变化,特别注意是否出现皮下淤青、局部发热或按压疼痛加剧。任何异常需立即前往急诊,告知医生犬只疫苗接种史及事发细节。
-
必做的医疗咨询:即使伤口表浅,仍需在24小时内到感染科或急诊进行专业评估。医生会根据犬只检疫情况、咬伤部位(手/面部风险更高)决定是否需补打破伤风或狂犬疫苗。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与宠物互动时避免直视眼睛或突然抢夺物品。若为陌生犬只所伤,务必联系当地疾控中心报备,同时用生理盐水替代肥皂水进行初步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