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型犬咬破皮后必须立即前往疾控中心或医疗机构处理。关键点包括:暴露等级属于二级或三级,需彻底清洗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中型犬携带狂犬病毒风险较高;24小时内接种疫苗可有效阻断病毒。若伤口出现渗血、肿胀或动物出现异常行为,需加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一、暴露等级判断
- 二级暴露(表皮破损无出血):需清洗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
- 三级暴露(出血或黏膜接触):除疫苗外,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中型犬咬伤若仅破皮无出血,通常归为二级暴露,但需由专业医生评估。
二、伤口紧急处理步骤
- 冲洗消毒: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碘伏消毒,避免包扎。
- 就医评估:即使伤口微小,仍需疾控中心判断是否需接种疫苗。
- 记录动物信息:尽量获取犬只疫苗接种史,若无法追踪,按最高风险处理。
三、疫苗接种必要性
- 狂犬病致死率100%:未及时接种疫苗,发病后无有效治疗手段。
- 接种时效性:首针应在24小时内完成,后续按规范完成4-5针注射。
- 特殊人群:孕妇、儿童、免疫缺陷者仍需接种,疫苗安全性已验证。
四、特殊情况处理
- 动物异常:若犬只出现流涎、攻击性增强等狂犬病症状,需立即上报并加强免疫。
- 伤口感染:出现红肿、化脓或发热,可能并发细菌感染,需联合抗生素治疗。
五、后续观察与预防
- 10日观察法:若犬只10日内健康存活,可咨询医生调整后续疫苗注射。
- 日常防护:与陌生犬类保持距离,教育儿童避免挑逗动物,宠物犬定期接种疫苗。
提示:切勿因伤口小而自行处理,狂犬病潜伏期可达数月,早期无症状但病毒已扩散。建议随身携带急救包(含肥皂、碘伏),咬伤后第一时间冲洗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