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伤后应立即用大量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并尽快就医接种狂犬疫苗。小型犬咬伤虽伤口较小,但狂犬病毒风险不可忽视,快速冲洗、避免包扎、及时免疫是三大关键措施。
-
彻底冲洗伤口: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至少15分钟,深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冲洗。此举可清除90%以上的病毒,是降低感染风险的首要步骤。若条件有限,可用瓶装水持续冲洗并尽快就医。
-
正确止血与消毒:冲洗后轻压止血,避免用力包扎(狂犬病毒厌氧)。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碎烂组织需清创。注意:切勿用嘴吸伤口或涂抹草药,以免加重感染。
-
紧急就医评估暴露等级:即使伤口微小或宠物接种过疫苗,也需在24小时内就医。医生会根据咬伤部位(如手部风险更高)和深度判断是否需注射免疫球蛋白,并安排5针疫苗接种(0、3、7、14、28天)。
-
观察犬只与记录信息:尽量确认咬人犬的疫苗接种史,若为流浪犬需立即上报。同时记录咬伤时间、部位及犬只行为,为医生提供参考。
-
避免常见误区:哺乳期或怀孕并非接种禁忌,超过24小时仍可补种疫苗。宠物犬咬伤同样存在风险,绝不能因犬体型小而掉以轻心。
预防胜于救治,与犬互动时避免直视眼睛或突然动作,儿童需在成人看护下接触宠物。若再次暴露,3个月内无需加强接种,但需重新冲洗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