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伤后若出现肿胀,应立即用流动自来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这是降低感染风险的关键步骤。自来水冲洗能有效清除动物唾液中的细菌和病毒,缓解红肿,并为后续医疗处理争取时间。以下是具体处理要点:
-
冲洗优先:用流动自来水(或瓶装水)持续冲洗伤口,配合肥皂水交替使用更佳。水流压力需适中,避免二次损伤,重点冲走污染物和动物唾液。若伤口较深,可用注射器深入冲洗。
-
消毒与止血:冲洗后使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避免包扎伤口(狂犬病毒厌氧,开放伤口可抑制病毒繁殖)。若出血,用干净纱布轻压止血,勿挤压伤口。
-
及时就医:无论伤口大小或是否出血,24小时内需前往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医生会根据暴露等级(Ⅱ级或Ⅲ级)决定是否接种疫苗或免疫球蛋白。
-
消肿辅助措施:冲洗后可冰敷肿胀处(每次10-15分钟),避免冻伤。若疼痛明显,可短期服用布洛芬,但需警惕过敏或胃肠道反应。
-
误区提醒:不可因“小型犬温顺”或“未出血”忽视处理。家养犬也可能携带病毒,肉眼难辨的微小破损仍需规范处置。
总结:犬咬伤后肿胀的核心处理原则是“冲洗-消毒-就医”三步联动,自来水冲洗是第一步且不可替代。即使症状轻微,也需完成全程疫苗接种(通常4-5针),避免侥幸心理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