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确实可能加重疲劳感,低气压影响血氧浓度、高湿度增加代谢负担、褪黑素分泌失调、微生物活动加剧炎症反应是主要原因。
梅雨季气压降低会导致空气中氧含量减少,人体血液溶解氧能力下降,易引发头晕、嗜睡;空气湿度超70%时汗液蒸发受阻,身体需消耗更多能量维持体温平衡,间接引发疲倦。光照不足促使褪黑素分泌增多,昼夜节律紊乱进一步削弱精力。潮湿环境加速霉菌、尘螨繁殖,释放的致敏物质可能诱发呼吸道或皮肤炎症,免疫系统长期应对此类刺激会加重疲劳阈值。阴雨天气伴随的压抑感可能通过心理暗示放大生理不适,形成恶性循环。
应对梅雨疲劳需综合调节——室内除湿控制在50%-60%为宜,每日保证30分钟低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午间小憩不超过25分钟避免深度睡眠干扰夜间休息;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及镁元素可辅助神经系统功能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