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伤未破皮时,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并消毒,观察伤口变化,24小时内咨询医生评估狂犬病疫苗接种必要性。即使表皮无破损,仍可能存在肉眼不可见的微小伤口,不可掉以轻心。
- 彻底冲洗: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清洗被咬部位至少15分钟,可有效去除唾液残留和潜在病毒。若条件有限,可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替代。
- 消毒防护:冲洗后立即用碘酒或75%酒精消毒,抑制细菌感染风险。若皮肤敏感,可选用温和的碘伏溶液。
- 就医评估:即使未出血,也建议24小时内前往医院或疾控中心,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更需及时就医。
- 伤口观察:后续48小时内密切关注是否出现红肿、疼痛或渗液,若异常需复诊。同时记录咬人犬的健康状况,10天内若犬只无异常可降低感染风险。
- 避免感染:短期内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沾水或接触污染物,必要时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
狂犬病致死率极高,预防胜于治疗。正确处理伤口并结合专业医疗建议,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若不确定犬只免疫情况,务必按规范流程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