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天同样可能导致中暑昏迷,核心风险在于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散热受阻,隐性风险更易被忽视,体温调节失衡是直接诱因。
阴雨天气温虽低于晴天,但湿度普遍较高。当空气湿度超过60%,汗液蒸发效率显著下降,人体无法通过排汗有效降温。此时若长时间滞留闷热环境(如通风差的室内或穿戴雨具),体内蓄热持续累积,可能引发中暑。
部分人群误以为阴天无须防暑,忽视补水与降温措施。例如,户外工作者持续劳作、老人儿童未及时开窗通风,均会增加中暑概率。轻度中暑症状(头晕、乏力)未及时干预,可能快速演变为热射病,危及生命。
预防重点包括:避免潮湿密闭空间久留,穿着透气衣物,少量多次补充电解质水。若出现心跳加速、皮肤干热或意识模糊,需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湿毛巾冷敷大动脉部位,并寻求医疗援助。
阴雨天的中暑风险需警惕,湿度与通风是防控关键,切勿因体感温度低而放松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