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伤后,必须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如饮用水)彻底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这是降低狂犬病毒风险的关键步骤。即使伤口较小或出血不明显,快速清洗也能有效减少病毒残留,配合后续消毒和疫苗接种可最大限度保障安全。
-
冲洗是首要措施:无论犬只体型大小,咬伤后第一时间用饮用水、肥皂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至关重要。流动清水能物理冲刷病毒,若条件有限,瓶装矿泉水可作为应急替代。避免使用热水,以免加速病毒扩散。
-
冲洗方法与细节:需用一定压力水流交替冲洗15分钟,深伤口可用注射器灌注清洗。若疼痛剧烈,可边冲边冰敷,但不可因疼痛缩短时间。冲洗后需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但不要包扎伤口(除大出血外)。
-
后续处理不可省略:即使自行冲洗后,仍需就医评估暴露等级并接种狂犬疫苗。疫苗需按程序全程接种,超过24小时仍有效(但越早越好)。小型犬也可能携带病毒,不可因宠物接种过疫苗而忽视处理。
-
常见误区纠正:自来水冲洗虽非最优选(含细菌风险),但在紧急情况下优于不冲洗。切勿用嘴吸伤口或涂抹软膏,避免结痂阻碍排毒。
提示:预防胜于治疗,与宠物互动时避免挑衅行为,定期为犬只接种疫苗。若被咬伤,冷静处理伤口并尽快就医,确保安全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