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雨期间出现耳部不适或炎症属于常见现象,主要与湿度骤增、气压变化、耳道防护不当等因素相关。多数情况可通过预防及护理缓解,持续疼痛或渗液需及时就医。
雷暴雨带来的高湿度环境易使耳道皮肤湿润软化,破坏天然抗菌屏障,增加细菌或真菌滋生风险。若耳内不慎进水未及时处理,或频繁掏耳损伤黏膜,可能诱发外耳道炎。气压急剧波动时,中耳与外界压力失衡可能挤压鼓膜,导致闷胀感、听力下降,尤其本身存在咽鼓管功能异常者更敏感。儿童因耳部结构未发育完全,游泳、淋雨等活动后未彻底擦干,炎症概率升高。
日常预防应避免暴雨中长时间暴露,淋湿后倾斜头部单脚跳排出耳内积水,勿用棉签深入清理。出现红肿、瘙痒时,可用吹风机低温档距耳朵20厘米吹干,或遵医嘱使用滴耳液。若耳痛伴随发热、眩晕,可能提示中耳感染扩散,需抗生素干预。
潮湿天气加强耳部干燥管理,出现异常尽早就诊,避免延误引发听力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