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冷热衰竭是身体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一种异常反应,属于轻度中暑表现,虽常见但需警惕恶化风险。
- 成因与症状:高温高湿导致汗液蒸发受阻,体温调节失衡,引发头晕、冷汗、乏力、恶心等症状,皮肤可能湿冷苍白。
- 与普通中暑的区别:典型中暑伴随皮肤干热,而湿冷热衰竭以循环系统紊乱为主,易被误判为低血糖或脱水。
- 应急处理:立即移至阴凉处,补充含电解质液体,脱去多余衣物并用湿毛巾降温,若30分钟未缓解需就医。
- 预防措施:避免正午户外活动,穿透气衣物,少量多次饮水,关注老人、儿童等高风险人群。
湿冷热衰竭虽多为暂时性,但忽视可能进展为热射病。及时干预是关键,夏季户外活动务必做好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