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冷环境下防止中暑高热的关键在于调节体感温度、科学补水和及时散热。尽管湿冷天气以低温高湿为主,但人体在密闭环境中过度保暖或剧烈运动仍可能导致散热困难,引发高热风险。以下是具体防护措施:
-
环境调控
保持室内温度在15-20℃,湿度控制在40-60%。使用空调除湿模式或独立除湿机降低湿度,避免衣物潮湿。早晚开窗通风,白天拉窗帘减少阳光直射,减少电器产热。 -
穿着与活动
选择透气、宽松的浅色衣物,避免过度包裹导致汗液滞留。若需户外活动,避开高温时段,缩短连续工作时间,增加休息频率。运动后及时更换干爽衣物,避免湿冷刺激。 -
科学补水
少量多次饮用温水,避免酒精或高糖饮料。出汗较多时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如淡盐水或运动饮料),平衡体内钠钾流失。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蔬果为主,如西瓜、黄瓜。 -
应急处理
出现头晕、皮肤灼热等中暑先兆时,立即移至阴凉处,用湿毛巾擦拭颈部、腋窝等部位物理降温。若症状持续或体温超过40℃,需即刻就医。
湿冷天气的防暑需兼顾湿度与温度平衡,尤其关注老人、儿童等体温调节能力较弱的人群。日常注意监测体感变化,提前备好防暑药品,避免因环境误判引发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