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防止脱水的核心在于主动补水、科学降温、合理饮食和及时识别预警信号。关键措施包括少量多次饮用含电解质的水、避免高温时段外出、穿着透气衣物,以及警惕头晕口渴等早期脱水症状。
-
主动补水,少量多次
高温下每小时至少补充200-300ml水分,优先选择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补充电解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增加心脏负担。运动或户外作业时,每15-20分钟饮水一次,不要等口渴再喝。 -
科学选择饮品与食物
避免酒精、咖啡因饮料(如咖啡、浓茶)和含糖汽水,这些会加速脱水。多吃西瓜、黄瓜等富含水分的蔬果,或喝绿豆汤、椰子水补充钾钠。绿茶适合空调房内饮用,但不宜完全替代水。 -
物理降温与防护
外出时戴遮阳帽、穿浅色透气衣物,使用冰毛巾擦拭颈部或手腕降温。避免骤冷刺激(如直接冲冷水澡),大量出汗后应在阴凉处逐步降温,避免血管急剧收缩引发不适。 -
调整活动时间与强度
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高温时段尽量减少户外活动。运动或劳动时控制强度,体重下降2%即需暂停补水(如75kg成人流失1.5kg水分)。 -
识别脱水症状并急救
轻度脱水表现为口干、尿量减少;中度可能出现头晕、心跳加快;重度会昏迷休克。发现症状后立即移至阴凉处,饮用含盐饮料,用湿毛巾冷敷,严重时送医。
总结:高温防脱水需贯穿全天,结合环境与身体信号动态调整。特殊人群(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更需严密监测,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