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伤后身体发热怎么办?
关键处理步骤: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彻底消毒并尽快就医! 发热可能是伤口感染、狂犬病早期症状或免疫反应,需结合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和医疗干预综合应对。
-
紧急伤口处理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深部伤口需灌注清洗。随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以利排毒。若出血严重,先止血再就医。 -
区分发热原因
- 感染迹象:红肿、化脓、持续发热需抗生素治疗(如头孢类)。
- 狂犬病风险:流浪狗携带病毒概率高,发热伴头痛、恐水需立即接种狂犬疫苗+免疫球蛋白。
- 应激反应:轻微发热可通过休息、退烧药(如布洛芬)缓解,但需密切观察。
-
疫苗接种与就医
无论伤口大小,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5针或“2-1-1”程序)。若发热持续或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痉挛),需急诊排查狂犬病。 -
后续护理与观察
保持伤口干燥,避免剧烈运动。记录体温变化,若72小时内发热未退或加重,需复诊排除其他感染(如破伤风)。
总结:流浪狗咬伤后的发热不可轻视,快速清创+专业医疗评估是关键。即使症状轻微,也必须完成全程疫苗接种,杜绝狂犬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