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伤后若未破皮仅有红印,需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并观察伤口至少10天。若红印持续扩大、出现肿胀或发热,应立即就医。关键风险在于狂犬病暴露,即使皮肤未破损也建议咨询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接种疫苗,尤其是流浪狗健康状况不明时。
-
紧急处理步骤:第一时间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红印处15分钟,降低病毒残留风险。冲洗后可用碘伏消毒,避免包扎以保持干燥。若流浪狗无法追踪,需按最高风险处理。
-
观察期与症状监测:每日检查红印变化,标准观察期为10天(对应狂犬病毒潜伏期)。若10天内狗未死亡或出现异常,感染风险较低。但若红印发展为丘疹、脓液或伴随麻木感,需打破伤风针并接种狂犬疫苗。
-
医疗干预判断:医生会根据暴露分级(II级)建议接种疫苗,通常采用“5针法”(0、3、7、14、28天)。头面部咬伤或免疫缺陷者需加注免疫球蛋白。
-
预防性措施:避免抓挠伤口,48小时内忌辛辣酒精。若10天后红印消退且无其他症状,可结束观察;反之需排查细菌感染或过敏反应。
总结:安全起见,建议所有流浪动物咬伤均就医评估。狂犬病致死率100%,不可因“未破皮”侥幸拖延。日常远离流浪动物,被抓咬后保存动物特征以便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