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破皮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彻底消毒并尽快就医接种狂犬疫苗。流浪狗携带病毒风险高,即使轻微破皮也可能感染狂犬病,关键步骤包括快速清洗、专业医疗评估和全程疫苗接种,任何延误都可能致命。
-
紧急处理伤口: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可清除大部分病毒。避免使用酒精直接刺激伤口,建议用碘伏或双氧水消毒。若出血,用干净纱布按压止血,但不要包扎过紧。
-
必须就医的情况:无论伤口大小,均需在24小时内前往医院。医生会根据暴露等级决定是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破伤风疫苗。流浪狗咬伤属于高风险暴露,需严格遵循“5针法”疫苗接种程序(第0、3、7、14、28天)。
-
后续观察与护理: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沾水或抓挠。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轻微发热或红肿,属正常反应,但若出现持续头痛、痉挛等症状需立即复诊。同时需确认咬人犬只的健康状况(如可能)。
-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孕妇、儿童、免疫力低下者需更谨慎,可能需调整疫苗剂量或加强监测。儿童伤口易被忽视,家长应检查皮肤细微破损并及时处理。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自救的核心是速度与专业医疗介入。即使伤口结痂也不代表安全,务必完成全程疫苗接种。日常远离流浪动物,若再次暴露需重新评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