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破皮后必须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即使轻微破皮也属于二级暴露,需按规范清洗伤口并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延误处理可能致命,流浪狗携带病毒风险更高,不可存侥幸心理。
-
伤口紧急处理: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彻底清除病毒残留,再用碘伏或酒精消毒。这是降低感染风险的第一步,也是后续医疗干预的基础。
-
暴露等级判定:破皮无出血属二级暴露,需接种狂犬病疫苗;若出血或黏膜接触体液则属三级暴露,需加打免疫球蛋白。医生会根据伤口深度、位置等综合评估。
-
疫苗接种程序:经典五针法(0、3、7、14、28天)或“2-1-1”四针法(当天2针,第7、21天各1针)。必须全程接种,中途停针可能导致免疫失败。
-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孕妇、儿童、免疫缺陷者同样需要接种,疫苗对胎儿无影响。老年人需监测抗体反应,必要时加强剂量。
-
流浪狗的高风险性:无法追踪咬人犬只的健康状况,应默认其携带病毒。即使10天后狗仍存活,也不建议中止已启动的疫苗接种程序。
狂犬病预防无后悔药,破皮后24小时内接种疫苗效果最佳。任何拖延都可能让病毒侵入神经系统,届时医疗手段将无能为力。务必第一时间就医,将生命风险降至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