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伤后,应立即采取"冲洗-消毒-就医"三步急救法:用肥皂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碘伏消毒避免感染,并尽快就医接种狂犬疫苗。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伤口处理黄金期在咬后2小时内,头面部咬伤或深伤口需加注免疫球蛋白,疫苗接种必须全程完成5针,不可中断。
-
彻底冲洗伤口
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深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冲洗。此举可清除70%以上病毒,是降低感染风险的关键步骤。避免用嘴吸伤口或包扎止血,以免病毒扩散。 -
专业消毒处理
冲洗后使用碘伏(0.025%-0.05%)或苯扎氯铵消毒伤口内部,禁用红药水/紫药水。伤口保持开放状态,仅大出血伤口需无菌纱布松散包扎。头面部伤口需特别警惕,病毒更易侵入中枢神经。 -
紧急医疗干预
就医后根据暴露等级处理:Ⅱ级暴露(无出血抓伤)需接种疫苗;Ⅲ级暴露(贯穿伤或粘膜接触)需联合注射免疫球蛋白。疫苗需按"0-3-7-14-28天"程序接种5剂,孕妇、儿童也需全程接种。 -
后续观察要点
接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饮酒。若出现发热、伤口红肿化脓或恐水症状,立即复诊。同时需评估破伤风风险,深伤口或污染严重者需接种破伤风疫苗。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请勿逗弄流浪动物。若不幸被咬,冷静执行上述步骤,24小时内就医可将狂犬病风险降至0.01%以下。即使延迟处理,也务必完成伤口清洗与疫苗接种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