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抓咬后,必须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若伤口出血或黏膜暴露还需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如免疫球蛋白)。 关键点包括:彻底冲洗伤口15分钟、按暴露等级选择疫苗程序、头面部或严重咬伤需联合免疫制剂,以及破伤风疫苗的补充接种。
-
伤口紧急处理
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挤出污血但避免用嘴吸吮。冲洗后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保持伤口开放,避免包扎或涂抹软膏。 -
疫苗选择与接种程序
- 五针法:当天、第3、7、14、28天各接种1针,全程覆盖28天。
- 四针法(“2-1-1”):当天接种2针(左右手臂各1针),第7、21天各1针,缩短接种周期。两种程序效果等效,但不可中途切换。
-
被动免疫制剂的必要性
出血性伤口(三级暴露)或头面部抓咬需在疫苗基础上加注免疫球蛋白,直接中和病毒。若延迟接种,首针疫苗7天内仍可补注。 -
破伤风疫苗的补充
若5年内未接种破伤风疫苗,或伤口污染严重,需额外接种破伤风疫苗以预防厌氧菌感染。
总结:流浪狗抓咬后,时间就是生命。无论伤口大小,务必规范处理并完成全程免疫。即使超过24小时或已结痂,仍应接种疫苗——狂犬病致死率100%,侥幸心理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