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抓咬后可能非常严重,尤其是存在狂犬病感染风险,其致死率接近100%。即使伤口轻微,若未及时规范处理,也可能引发细菌感染、神经损伤或心理创伤。关键在于立即清洗消毒伤口,并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流浪狗携带病原体的风险较高,抓咬可能导致皮肤破损或深层组织损伤。狂犬病毒通过唾液传播,潜伏期通常1-3个月,发病后无特效治疗手段。世界卫生组织将暴露分为三级:无出血的抓伤需清洗并接种疫苗;穿透性伤口还需注射免疫球蛋白。
伤口处理需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碘伏消毒后避免包扎。疫苗接种程序包括5针法或“2-1-1”方案,头面部受伤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需额外加强防护。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被流浪动物抓咬后仍需全程免疫。
春季动物易躁动,需远离流浪狗并教育儿童避免接触。若发生暴露,务必第一时间就医,延误处置可能致命。定期为家养犬接种疫苗、社区管理流浪动物是预防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