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来袭时,预防冻疮的关键在于“保暖+促进血液循环”。重点措施包括:穿戴防风防水衣物、保持皮肤干燥、每日温水泡手脚、摄入高蛋白和维生素食物,尤其需关注手指、脚趾等末梢部位。若已出现冻疮,避免抓挠并涂抹药膏防护。以下是具体方法:
-
全方位保暖:选择羊毛/羽绒材质的手套、帽子和加厚鞋袜,减少皮肤暴露。户外活动时,采用“三层穿衣法”(内层吸湿、中层保暖、外层防风),优先保护耳朵、手指等易冻部位。
-
改善局部循环:每天用40-45℃温水泡手脚15分钟,或冷热水交替浸泡(15℃与45℃各5分钟,重复3次),增强血管弹性。久坐者每小时活动5分钟,搓手跺脚促进血流。
-
保持干燥清洁:汗湿或沾水的鞋袜及时更换,洗手后擦干指缝。易出汗者可使用吸湿鞋垫,避免潮湿环境滞留。
-
饮食调理:多吃羊肉、红枣、坚果等温热食物,补充维生素E(如深色蔬菜)和蛋白质(鱼类、豆类),提升耐寒能力。
-
提前防护与护理:易发冻疮者入冬前涂抹凡士林或冻疮膏,每日按摩易患部位。若皮肤已红肿,用37℃温水缓慢复温,破溃处消毒后敷抗生素软膏。
提示:冻疮预防需长期坚持,尤其儿童、老人及循环较差人群更需注意。若症状加重(水疱、溃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