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常表现为乏力、气短、自汗、食欲不振等症状,中医推荐6种经典中成药对症调理:补肺益气的玉屏风散、健脾益气的四君子丸、心脾双补的人参归脾丸、升阳举陷的补中益气丸、脾虚湿盛适用的参苓白术散,以及补肾益气的大补元煎丸。
- 玉屏风散:针对肺气虚易感冒、自汗,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固表止汗,增强免疫力。外感症状期间不宜服用。
- 四君子丸:基础健脾方,含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调理脾胃气虚引起的食少便溏、面色萎黄,药性平和,适合长期调养。
- 人参归脾丸:补益心脾,改善心慌失眠、气血不足,含人参、黄芪、当归等,但腹胀便溏者慎用。
- 补中益气丸:用于中气下陷(如脱肛、子宫脱垂),含黄芪、升麻等,升提阳气,感冒发热或实证腹胀者禁用。
- 参苓白术散:健脾祛湿,适合脾虚夹湿的腹泻、乏力,含山药、薏苡仁等,湿热体质需搭配清热药。
- 大补元煎丸:补肾气不足的腰膝酸软、夜尿频多,侧重肾阳虚衰,阴虚火旺者需配伍滋阴药。
调理气虚需辨证用药,避免与感冒药、萝卜等冲突。长期症状或复杂体质建议咨询中医师,结合饮食作息综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