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乌拉坦是一种浓度为20%的氨基甲酸乙酯溶液,主要用于动物实验麻醉,具有作用温和、持续时间长(6-10小时)的特点,但需注意其潜在毒性(如致癌性、血压血糖影响)和严格配制要求。
-
核心作用与机制
乌拉坦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实现麻醉效果,对神经传递干扰较小,适合需要稳定麻醉状态的实验(如呼吸、泌尿系统研究)。其作用机制与氨基甲酸酯类药类似,通过可逆性结合胆碱酯酶,延缓神经信号传导。 -
应用场景与优势
- 动物实验:常用于神经学、药理学研究,因麻醉过程对心率、呼吸影响小,且单次注射可维持长时间麻醉状态。
- 历史医疗用途:曾作为镇静剂或治疗白血病辅助药物,现因毒性限制仅限非存活实验。
-
注意事项与风险
- 毒性问题:可能引发血压下降、血糖升高,长期接触有致癌风险,需避免用于血液流变学实验。
- 配制规范:20%浓度需精确称量20g乌拉坦溶于80ml溶剂(如水),确保无菌操作。
总结:20%乌拉坦是科研麻醉的重要工具,但需严格把控剂量与使用场景,权衡其高效性与潜在风险。